close
很多年前上映的電影版雖然影評不怎麼樣(應該說,爛番茄那邊對這部戲評價相當囧,新鮮度才28%)
但我到現在都還記得當年一個人守在電視前看到半夜時的緊張感(畢竟隨著年紀的增長,已經越來越難直接有這種感覺了)
所以時隔多年後我把原著小說給找來看了(下無雷)

艾米莉亞‧莎克斯是名紐約巡警
在她轉調內勤的申請生效的那一天,
更精確的說,是她的街頭工作生涯倒數的最後一個小時裡遇上了她這輩子最大的案子
莎克斯發現的那具被埋在鐵道旁,僅露出一根被削到見骨的手指的屍體以及陳屍現場的古怪
讓紐約市警方請出了數年前就因傷退隱的鑑識專家─林肯‧萊姆
因為頸椎骨折而四肢癱瘓的萊姆雖然早就萌生了厭世的念頭
但還是在昔日同僚的勸說下暫時回歸
而巴不得調職令早早生效的莎克斯卻莫名其妙的被趕鴨子上架
成了替萊姆跑腿收集證據的鑑識人員
硬著頭皮加入了追查「集骨者」的辦案小組......

傑佛瑞‧迪佛的小說作品在此之前我只看過一本"妖術師"
那本小說將兇殺與魔術所做出的連結很有意思
但不知道因為"妖術師"是系列作中期的作品還是怎樣
總覺得在幾個主要角色的互動模式已經固定了的情況下
情節轉折上的刻意之處就特別明顯
而在這方面"人骨拼圖"就佔了個便宜
"人骨拼圖"是林肯萊姆系列的第一本,
所有的角色在這本書裡都是初次亮相,甚至是第一次有了交集
所以不但作者介紹的特別清楚
人物之間也多出了互相磨合的機會,而不是打從故事一開始就默契十足地合作無間
雖說我不覺得迪佛有多麼擅長為自己筆下的角色建立起鮮明的形象
可是能夠看到莎克斯與萊姆在初識時的所產生的摩擦還是會讓人覺得這兩個角色比較有人味
而不僅僅是一對在辦案上有著出色表現的拍檔而已

大體而言,"人骨拼圖"是部典型的美式懸疑小說
節奏明快,很有在看文字版好萊塢電影的感覺
但即使整個故事僅僅橫跨四天(禮拜五晚上到禮拜一晚上)
主角群幾乎可說是疲於奔命,劇情本身還是交代的頗為清楚
除此之外,縱使主角萊姆是根本不涉足現場的安樂椅型偵探,
但莎克斯在紐約市橫衝直撞的收集證據這個安排剛好是個互補
兩相對比之下結構還算平衡
更重要的是,迪佛即便是在切換著描寫主角私人生活與案情
也沒有讓我產生我是在看主人翁的碎碎唸生活日誌的感覺
對於這點我是相當欣賞的
當然這也許跟萊姆系列是以第三人稱視角為出發點有關
畢竟第一人稱的作品真的非常容易變成充滿男/女主角的生活瑣事紀錄簿,
如果主角跟雅賊系列裡的柏尼‧羅登拔一樣OS風趣的很就算了,我搞不好還能看的興致盎然
但很多時候只要主人翁的私人生活描寫一出現就讓我非常不耐煩......
這點在美國女性懸疑小說作家裡特別常見,搞得我現在看到黑影就開槍
只要看到女偵探+故事裡有帥哥這種組合就落荒而逃XD
(當然不是反對偵探有桃花,不過若是案子本身已經不吸引人了,
角色又蒼白無味到要靠羅曼史來撐場的話,這還算哪門子懸疑小說?)

不過"人骨拼圖"還是有它自己的缺點
迪佛似乎很習慣在主角們的追查經過中插入一小段的兇手獨白或是犯案經過
這種手法固然能夠輕鬆營造出詭譎的氣氛
可是看久了這就跟"名偵探柯南"裡真面目還沒被揭發的兇手都是黑影人一樣
看來看去也就是那樣......這對於非常重視新鮮感的讀者(好比說我這款)來說是很不利的
另外一點是萊姆對犯人的鞋印所做出的結論
人的習慣百百種,我不認為萊姆的推測有通用到哪裡去
即便這條線索不算是關鍵,我還是覺得有種被浪費掉的感覺

作為一本懸疑小說,"人骨拼圖"的表現是及格的
而由於我之前看過電影,很多場景都可以直接在腦海裡面具現出來
對於增加驚悚感這點絕對有加分
有興趣的請列入書單
以上

題外話:
"人骨拼圖"裡我最喜歡的角色其實是那兩個問供拍檔索爾和貝丁XD
雖然這兩人講起話來總是輪流替對方接話,有點騙稿費的嫌疑
可是這種歡樂的對話方式莫名的合我胃口啊囧
(是說萊姆的看護湯姆也頗好笑就是了XD)

Po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co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