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本由哈波‧李的小說所改編的同名電影讓葛雷哥萊畢克拿下了奧斯卡影帝
但很不幸的,當初我雖然借了DVD回家卻沒空看
現在既然有機會讀原著,那就看看也不錯(下無雷)

這個故事發生在美國大蕭條時期(大約是1929-40年代左右)
女主角沙葛‧芬鵸則是在阿拉巴馬州裡一個名叫梅岡城的小鎮出生成長的六歲孩子
她最大的樂趣就是與哥哥杰姆和好友荻兒一塊玩耍
還有想辦法把隱居多年的鄰居給弄出家門,見見陽光
沙葛雖然活潑好動,但同時也是個善於觀察的孩子
因此,在她的父親亞惕‧芬鵸接受法官指派,開始為一名被控強暴了白人女性的黑人辯護時
鎮上居民的一舉一動在沙葛的眼中卻開始變得難以理解
整本小說由沙葛這個小女孩擔任敘述者
將芬鵸一家人在這樁官司緩慢進行的數年內的生活娓娓道來......

其實在剛拿到這本書時我並沒有對這本書有多大的期待
原因之一便在於敘述者是個六七歲的小孩子這點
雖說我不是沒有看過以兒童觀點來講述一切但依然非常成功的作品
但我還是一直對這種寫法沒有什麼信心
總覺得對一個已經成人的作家而言
想將自己的思路與口氣徹底的轉換成可信的小孩風格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
一不小心就會讓故事風格變得相當做作
不過,"梅岡城故事"能奪下普立茲獎當然就有自己的兩把刷子在
哈波‧李筆下的沙葛的確充滿了毫不造作的童趣
從未提出過什麼超乎她年齡的問題或看法
關注的事物也都不脫一個小孩會注意的範圍
即便在某些部分作者為了將劇情解釋清楚而不得不讓沙葛的記憶力好到不像人
(如法庭戲的部份)
可是"梅岡城故事"整體的風格還是相當一致自然的
哈波‧李選擇讓沙葛做說故事的人這點可說是非常成功
讓一個不到十歲的小孩子去觀察種族歧視這種複雜矛盾的情結
雖然有點閃躲事件醜惡一面的嫌疑
不過卻也避過了成人偏見對這本小說可能造成的影響
因為沙葛的年紀小,所以書中的成人角色往往不會對他解釋種族歧視背後還隱藏著什麼樣的想法
但也正因為如此,沙葛能夠以相較之下比較單純的眼光去看待這一切
其中更間或穿插了沙葛等一眾小孩子自得其樂的遊戲場面
讓這本書的氣氛不至於沉重到讓人喘不過氣來

"梅岡城故事"並不是一本節奏緊湊、高潮迭起的小說
實際在描寫為黑人打官司的篇幅其實相當少
多半只是稍稍地藉由提到一些芬鵸家人生活上受到的壓力及轉變,來暗示事情的走向
以致於主線劇情幾乎可以說是被芬鵸一家生活上的小細節給緊緊纏繞著的
因此,身為女主角的父親,亞惕‧芬鵸自然有著許多出場的機會
但這個待人誠懇有禮的律師雖說沒有多少台詞
可是他作為一個溫和開明的父親形象卻非常鮮明
對這麼一個被寫的幾乎像是個聖人一樣的角色來說
他想要獲得我這種刻薄型讀者的青睞是很困難的
不過亞惕‧芬鵸卻奇蹟似的完全沒有激發出我因為看膩了動漫作品裡聖母型主角而產生的偏見
相反的,這個僅由父親與一兒一女所組成的小家庭所傳達出的溫情反而還讓我覺得相當動人
幾乎可以說是跟主線劇情一樣的耀眼,非常精采
而杰姆與沙葛兩兄妹也可以說是同樣的出色
哈波‧李對小孩子間互動的觀察頗為入微
舉凡兄姊在學校裡會不想與年幼的手足一同出現、愛逞強、喜歡說對方女孩子氣等讓人好氣又好笑的舉止,簡直讓人覺得眼前活脫脫就是兩個感情很好的小學生在那裡拌嘴
這麼樣的場面偶爾再夾雜一些小孩子的諷刺話(重點是莫名的還頗中肯)
要不是劇情主軸是如此的沉重與悲哀
幾乎讓我想把"梅岡城故事"歸類到「溫馨可愛」這個分類去.......

在種族歧視這個議題上
"梅岡城故事"並不能算是提出了什麼深刻的見解
也沒有集中火力的去描寫當年非裔美人的痛苦
整本書的調性比我期待中的略輕了些
但這其實也沒有什麼好挑剔的
畢竟,要求一個白人作家寫出黑人的憤怒與血淚並不是很公平
直接看非裔作家的作品可能會是比較合理的選擇吧

這本書的翻譯(遠流06年出的那個版本)算是頗為流暢
唯一一個讓我覺得有待商討的翻法是nigger-lover這個詞
在書中,譯者商辛將這個詞直翻為黑鬼愛人
但事實上這個用法在中文裡感覺上比較像是與黑人有戀愛關係的感覺
而不是像原意一樣指的是對黑人友善的白人的意思
這是一個比較美中不足的地方
不然這本我印象中好像沒有錯別字的小說在作為出版品這方面的表現算是很不錯的
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andereraw 的頭像
    wandereraw

    太平洋兩端的雙人日記

    chico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