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是一部我認為比起電影來,會更適合以小說體裁來發表的作品
雖說這不是什麼看完了會想讓人在地上打滾哭鬧,抱怨自己為何浪費了人生的戲
但整體給人的感覺還是有些不夠力(下有劇情)
不管是譯名還是原文名稱
都很明顯的點出這是一部跟貝多芬有關的作品
只不過原名解釋的更詳細了些─這是與貝多芬的謄譜人有關的故事
電影以倒敘法開始,先交代了1827年貝多芬(BY艾德哈里斯)過世時的情況
再將鏡頭拉回了1824年的維也納
那一年,一名年僅23歲的女子─安娜‧霍茲(BY黛安克魯格)從貝多芬的出版商那
接下了替這名偉大,但脾氣暴躁且喜怒無常的作曲家謄譜抄寫的工作
自負的貝多芬當然不是很瞧得起這名年輕女性
不過之前在學校專攻作曲的安娜卻沒這麼容易就放棄這個職務
雖然她與當時健康已經大幅衰退的貝多芬之間可說是衝突不斷
可是,安娜同時也從這個瘋狂自大的音樂家的言行間窺見了他的挫敗、理想與孤獨......
如果是貝多芬迷,那麼這部戲對史實做出的些許更動可能會讓人想掀桌子
因為為了表現安娜的能力,編劇選擇讓她神來一筆的更動了貝多芬的作品
不過,要是是像我一樣對貝多芬的生平只知道個大概
然後大部分的知識都是來自於彩色兒童版漫畫貝多芬傳的觀眾
應該可以心平氣和的看下去XD
1824年是貝多芬發表第九交響曲的那一年
老實說,如果是我的話我會選擇把這一段放在接近結局的地方以以作為整部戲的最高潮
而不是在電影只演到一半時就消耗掉這段故事所能激出的火花
讓故事的後半只留下霍茲小姐與貝多芬先生間的磨擦與諒解
雖然編劇放入了安娜本人的掙扎與犧牲
並且以貝多芬寫大賦格的故事為後期主線
但整體看來還是有點莫名的鬆散感,
縱使貝多芬在後半的故事裡以跟安娜對話的方式抒發了他的理想與哲學
很明確的呈現了他對自己才能的驕傲以及對音樂的崇敬
可是還是給了我一種隔靴搔癢的感覺
就好像什麼層面(工作與私人生活)都帶到了一些,可是沒有一項是被完整說明的
固然給觀眾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間
但又讓我忍不住納悶究竟編劇想在這個故事裡說明的是什麼
到底是想讓安娜成為能讓貝多芬坦誠對話,近乎精神伴侶的重要人物
還是只是藉由這個角色來讓貝多芬開口
以便探討出他對耳疾的憤恨和他對姪兒寄予厚望這件事所帶來的衝突?
如果是以文字的形式來描寫"快樂頌"這個故事的話
應該多少可以利用旁白或是角色獨白的方法來補強整體的連貫性與戲劇性
畢竟傳記或半傳記式的作品常常有事件間不太連貫的感覺
演技的部份
雖然我看過認為艾德哈里斯演得太放的感想
不過我個人倒是認為他演得還不錯
即便我還滿不習慣看到這個演員有頭髮的樣子
可是貝多芬的喜怒無常給他演起來頗有說服力
而且造型做的其實相當好,有圖有真相
對於我這個沒辦法從古典樂專業角度來研究這部戲的人來說
哈里斯的演出其實已經很夠了
發表第九號交響曲的那場戲雖然有點虎爛
(我非常懷疑貝多芬看到安娜點拍後再做出反應這種安排會讓他來得及指揮樂團,
但想想曲子是他寫的,可能勉強說得過去?)
可是表情本身很好
而飾演安娜‧霍茲的黛安克魯格
因為哈里斯的貝多芬實在太搶眼,相形之下就有些被壓縮的感覺
再加上安娜這個角色多少是一個功能性的存在
所以即使是以她為出發點去觀察貝多芬
觀眾對這個女作曲家心裡的想法其實還是沒什麼了解
最多就是知道她對自己的音樂路有所野心
這實在是有些可惜的地方
跟"阿瑪迪斯"同樣是在拍傳奇音樂家的故事,也同樣大量使用戲中主角的作品為配樂
但不同於"阿瑪迪斯"中薩列里對莫札特的才華所抱持的強烈情緒
"快樂頌"對貝多芬的觀察是更為冷靜的
說好聽些是比較客觀,講難聽點就是這部電影在牽動觀眾感情的部份是失敗的
總之是各有優缺點
另外,雖說這部電影的分類有跨到羅曼史(詳細的分類是:劇情片、歷史、音樂與文藝)
不過基本上這個分類可以無視
因為事實上"快樂頌"裡並沒有什麼離譜的衍伸劇情
基本上都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
對貝多芬有點興趣,然後又不介意劇情有些偏離史實的人
(好比說,其實當年在發表會上指揮貝九的人根本不是貝多芬本人)
可以考慮找來看
以上
再來是題外話.....
如果要拍其他音樂家的傳記電影的話
應該選擇超戲劇性的舒曼
(題材有:他本人的精神狀態、他身為鋼琴家的妻子克拉拉本身的故事,
還可以扯進單戀克拉拉的布拉姆斯呢A_A)
或是本身個性就很華麗的李斯特(帥氣的丟白手套然後華麗的默譜演奏XD)
柴可夫斯基可能也不錯,只是他是因為霍亂過世的.....
拉肚子的景象可能沒什麼人想拍
至於巴哈.........除了他的多產(不管是作品數還是子女的數量)以外
我想不出什麼特別具有改編潛能的部份囧(跟雇主的爭執算嗎囧)
雖說這不是什麼看完了會想讓人在地上打滾哭鬧,抱怨自己為何浪費了人生的戲
但整體給人的感覺還是有些不夠力(下有劇情)
不管是譯名還是原文名稱
都很明顯的點出這是一部跟貝多芬有關的作品
只不過原名解釋的更詳細了些─這是與貝多芬的謄譜人有關的故事
電影以倒敘法開始,先交代了1827年貝多芬(BY艾德哈里斯)過世時的情況
再將鏡頭拉回了1824年的維也納
那一年,一名年僅23歲的女子─安娜‧霍茲(BY黛安克魯格)從貝多芬的出版商那
接下了替這名偉大,但脾氣暴躁且喜怒無常的作曲家謄譜抄寫的工作
自負的貝多芬當然不是很瞧得起這名年輕女性
不過之前在學校專攻作曲的安娜卻沒這麼容易就放棄這個職務
雖然她與當時健康已經大幅衰退的貝多芬之間可說是衝突不斷
可是,安娜同時也從這個瘋狂自大的音樂家的言行間窺見了他的挫敗、理想與孤獨......
如果是貝多芬迷,那麼這部戲對史實做出的些許更動可能會讓人想掀桌子
因為為了表現安娜的能力,編劇選擇讓她神來一筆的更動了貝多芬的作品
不過,要是是像我一樣對貝多芬的生平只知道個大概
然後大部分的知識都是來自於彩色兒童版漫畫貝多芬傳的觀眾
應該可以心平氣和的看下去XD
1824年是貝多芬發表第九交響曲的那一年
老實說,如果是我的話我會選擇把這一段放在接近結局的地方以以作為整部戲的最高潮
而不是在電影只演到一半時就消耗掉這段故事所能激出的火花
讓故事的後半只留下霍茲小姐與貝多芬先生間的磨擦與諒解
雖然編劇放入了安娜本人的掙扎與犧牲
並且以貝多芬寫大賦格的故事為後期主線
但整體看來還是有點莫名的鬆散感,
縱使貝多芬在後半的故事裡以跟安娜對話的方式抒發了他的理想與哲學
很明確的呈現了他對自己才能的驕傲以及對音樂的崇敬
可是還是給了我一種隔靴搔癢的感覺
就好像什麼層面(工作與私人生活)都帶到了一些,可是沒有一項是被完整說明的
固然給觀眾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間
但又讓我忍不住納悶究竟編劇想在這個故事裡說明的是什麼
到底是想讓安娜成為能讓貝多芬坦誠對話,近乎精神伴侶的重要人物
還是只是藉由這個角色來讓貝多芬開口
以便探討出他對耳疾的憤恨和他對姪兒寄予厚望這件事所帶來的衝突?
如果是以文字的形式來描寫"快樂頌"這個故事的話
應該多少可以利用旁白或是角色獨白的方法來補強整體的連貫性與戲劇性
畢竟傳記或半傳記式的作品常常有事件間不太連貫的感覺
演技的部份
雖然我看過認為艾德哈里斯演得太放的感想
不過我個人倒是認為他演得還不錯
即便我還滿不習慣看到這個演員有頭髮的樣子
可是貝多芬的喜怒無常給他演起來頗有說服力
而且造型做的其實相當好,有圖有真相
對於我這個沒辦法從古典樂專業角度來研究這部戲的人來說
哈里斯的演出其實已經很夠了
發表第九號交響曲的那場戲雖然有點虎爛
(我非常懷疑貝多芬看到安娜點拍後再做出反應這種安排會讓他來得及指揮樂團,
但想想曲子是他寫的,可能勉強說得過去?)
可是表情本身很好
而飾演安娜‧霍茲的黛安克魯格
因為哈里斯的貝多芬實在太搶眼,相形之下就有些被壓縮的感覺
再加上安娜這個角色多少是一個功能性的存在
所以即使是以她為出發點去觀察貝多芬
觀眾對這個女作曲家心裡的想法其實還是沒什麼了解
最多就是知道她對自己的音樂路有所野心
這實在是有些可惜的地方
跟"阿瑪迪斯"同樣是在拍傳奇音樂家的故事,也同樣大量使用戲中主角的作品為配樂
但不同於"阿瑪迪斯"中薩列里對莫札特的才華所抱持的強烈情緒
"快樂頌"對貝多芬的觀察是更為冷靜的
說好聽些是比較客觀,講難聽點就是這部電影在牽動觀眾感情的部份是失敗的
總之是各有優缺點
另外,雖說這部電影的分類有跨到羅曼史(詳細的分類是:劇情片、歷史、音樂與文藝)
不過基本上這個分類可以無視
因為事實上"快樂頌"裡並沒有什麼離譜的衍伸劇情
基本上都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
對貝多芬有點興趣,然後又不介意劇情有些偏離史實的人
(好比說,其實當年在發表會上指揮貝九的人根本不是貝多芬本人)
可以考慮找來看
以上
再來是題外話.....
如果要拍其他音樂家的傳記電影的話
應該選擇超戲劇性的舒曼
(題材有:他本人的精神狀態、他身為鋼琴家的妻子克拉拉本身的故事,
還可以扯進單戀克拉拉的布拉姆斯呢A_A)
或是本身個性就很華麗的李斯特(帥氣的丟白手套然後華麗的默譜演奏XD)
柴可夫斯基可能也不錯,只是他是因為霍亂過世的.....
拉肚子的景象可能沒什麼人想拍
至於巴哈.........除了他的多產(不管是作品數還是子女的數量)以外
我想不出什麼特別具有改編潛能的部份囧(跟雇主的爭執算嗎囧)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