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滿常在電視上出現的
(畢竟是1967出品的老片,大概買起來比較便宜)
但我直到現在才有機會完整的看過一遍(下有劇情)
改編自約翰波爾所寫的同名小說
來自費城的非裔警探維吉爾‧提卜斯(BY薛尼鮑迪)因為轉車的緣故
而不得不在密西西比州的斯巴達小鎮作短暫停留
不過,60年代的美國南方鄉下有著嚴重的種族歧視
因此,在斯巴達最大的投資商人在維吉爾抵達的那天死於非命時
身為外來者與有色人種的維吉爾馬上就被當地警方視為首要嫌疑犯給抓了起來
在澄清自己身分後本想馬上離開的維吉爾卻在上司的命令
以及警長比爾吉勒斯比(BY洛史泰格)那並不是很有禮貌的「請求」下
他心不甘情不願的暫時留在斯巴達,以便協助當地警方破案......
乍看之下是集警匪、推理加懸疑等風格於一身的大雜燴電影
但其實是藉由維吉爾與當地人的互動來攻擊當年在美國根深蒂固的種族主義思想
案子本身倒是沒有什麼特別精巧的設計
劇情的節奏並不快,編導慷慨的以充分的時間去敘述兩大男主角─維吉爾與比爾的互動
同時也很技巧的引導觀眾去注意現實的不公:
只因為維吉爾是非裔美人,他就被視為頭號嫌疑犯
也由於他的膚色,作為頂尖凶殺案警探的維吉爾在詢問有關人士的時候遭到了數不清的刁難與輕視
甚至還有生命危險
在這哩,沒人在意維吉爾的智慧與專業
諷刺的是,維吉爾是整部戲裡氣質最為洗練穩重的人物
與週遭偏見極深,表情上往往帶了濃濃的憎惡的白人角色比起來
他突出的程度很難一筆帶過
在此之前,我只看過薛尼鮑迪一部戲─"誰來晚餐"
對他的印象大致上就是是個溫文爾雅型的非裔演員
90年代時的丹佐華盛頓風格感覺跟他有些相似
不過,鮑迪在"惡夜追緝令"裡面的角色較"誰來晚餐"裡他所飾演的醫生多了些更人性化的一面
維吉爾並不是一個標準的以德報怨型的聖母角色
如果不是迫於壓力,他根本才懶的插手這個差點讓他變為階下囚的小鎮事務
在追查真兇的過程裡,劇情也揭露了維吉爾對當地白人的負面心態
而這個偏見幾乎讓他做出錯誤的判斷
雖說鮑迪在這段的演出並沒有讓我覺得維吉爾對整個事件摻有強烈的個人情緒
可是多少點出了這個人物複雜的感受
鮑迪比較吃虧的地方是維吉爾是個大部分的時候都非常冷靜的角色
所以相較於其他醜惡面盡現的白人角色
他能表演的彈性就多少被壓縮了一些
不像等會要提到的比爾警長有著充分的機會去帶動觀眾的情緒
但整體來說,鮑迪的演出水準相當穩定
至於洛史泰格所飾演的小鎮警長
我得說他能以這個角色奪下當屆奧斯卡影帝是可以理解的
維吉爾雖然是整個事件裡的中心角色
但是比爾警長才是那個在故事裡有著顯著改變的主角
每一部電影都是在描述一個人物(通常是主角)的成長與改變
他所遭遇到的事件無一不是將其人格塑造的更加完整的工具
若以這個觀點來看的話,毫無疑問的比爾才是主角
初出場的比爾乍看之下不過是個普通的南方老粗
態度粗魯無禮,做事還有點不分青紅皂白的意味
但隨著劇情的推進,比爾這個角色的其他面相就浮現了
他雖然和毛利小五郎一樣會在證據有限的情況下做出奇怪的結論XD
不過,他同時也是個將情況觀察的很清楚,並且願意為真相做出犧牲的人物
比爾能夠以簡單的幾句話就將藏於維吉爾心底關於種族的矛盾給點出來
從而將之作為挽留維吉爾幫忙的手段
也有懷疑並逮捕自己的勇氣
除此之外,比爾的情感也因為有和維吉爾並肩工作這個催化劑而有著全劇最多樣化的改變
從一開始的輕視,到後來對維吉爾反甩當地大老一耳光這件事不予置評
甚至到願意與這個非裔警探一起喝酒聊天
這其中的轉變實在是相當劇烈
雖然比爾沒有因為維吉爾的緣故而徹底將黑人放上與白人平等的天秤
但他在劇中的經歷與變化確實讓他成為"惡夜追緝令"裡最精采的角色
"惡夜追緝令"的其他演員雖然也不錯,但都沒有像前兩者一樣如此讓人印象深刻
不過其中倒是有個有趣的小地方
影片後半有個名叫卡麗芭媽媽的雜貨店老闆娘,由碧雅理察斯飾演
卡麗芭媽媽在這部電影裡對白人沒什麼好感,甚至還問維吉爾為何要幫警察的忙
但在同年發行的"誰來晚餐"裡她卻是薛尼鮑迪劇中角色的老媽XD
對於自家的兒子跨越種族的婚姻有著相當的包容
觀察,甚至是比對一個演員在不同作品裡的表演實在頗為有意思
如果是想看一部警方如何將案情抽絲剝繭
然後機智無比的將真兇緝捕歸案電影的人
"惡夜追緝令"稱不上是一個好選擇
不過若是想以觀察種族主義對人類有何影響的角度為觀影出發點的話
那倒是可以考慮一下這部全長109分鐘的戲
以上
- Nov 16 Sun 2008 10:03
惡夜追緝令─In the Heat of the Night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