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認同感是一種很奇妙的感情,雖然常常引導人類去做出一些極具捍衛性的舉動,
但又跟其他動物的領域性不完全相同;畢竟很多時候讓人想保護的甚至是一些非實質性的事物。
"小島"這部分成上下兩集的迷你影集所敘述的就是這種情感的矛盾(下有少許劇情)

這個故事的開頭分成了兩線:
為了逃離家鄉約克郡的勞動生活,昆妮(BY露絲威爾森)願意不擇手段地讓自己留在倫敦,
在收留她,並給她工作的阿姨突然過世後,
她毅然決然地嫁給了個性木訥死板的銀行行員伯納德‧布萊(BY班乃狄克康柏貝區),
只因為與他結婚能讓自己留在這個城市。
另一方面,英國在加勒比海的殖民地之一─牙買加島上也有著夢想要離開平凡的家鄉,
遠赴課本上所說的那個充滿了文化氣息的「母國」生活的年輕男女。
對荷坦絲(BY娜歐蜜哈里斯)來說,嫁給從小一起長大的麥可(BY艾希利華特斯),
兩人一起離開牙買加這個小島,然後前往英國展開生活是她從小的夢想。
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改變了這一切。
為了將來能向自己尚未擁有的孩子述說自己在戰爭中為祖國做了些什麼,伯納德離家加入了軍隊,
留下昆妮照顧自己的老父。
為了從惹出的麻煩中脫身,對荷坦絲的心意渾然不覺的麥可被憤怒的父親送進了英軍部隊,
獨留荷坦絲繼續做著那不知哪日才能完成的英國夢。
在此同時,想要扭轉自己那似乎不停的在衰運中打轉的吉勃‧約瑟夫(BY大衛歐耶洛沃),
也決定套上英軍制服好離開牙買加,好試試自己的能力。
這場戰爭串起了這五人的人生,並帶來了沒有人預料的到的後果......。

老實說我本來對這部焦點放在國家認同與種族議題上的戲沒有什麼特別的期待,
反正這種東西講來講去都差不多,
真想研究的話拿日據時代的台灣人來當題材可能我還更感同身受一點。
不過這部迷你影集讓演吉勃的大衛歐耶洛沃拿到了BAFTA最佳男主角提名,
也讓康柏貝區賺了一個BAFTA最佳男配角的提名,
所以我就好奇地找來看了。
最後,我雖然並不是特別欣賞"小島"這部劇情在回憶與現實中不停穿梭到讓人有點困惑事件順序的作品,
但它的確有其出色精采的地方,
所以我對自己沒有浪費三小時人生這點感到頗為滿意。

多年來接受英國殖民教育的牙買加人打從心底相信自己也是大英帝國的一份子,
他們從小就從課本裡接收了各式各樣讚美英國文化的訊息,
真誠地認為自己的,「母國」會全心地接受自己,將自己納入它的羽翼之下。
荷坦絲是如此,吉勃也這麼想;
但他們忘了戰爭是非常時期,
英國人在戰時雖然歡迎來自殖民地的士兵加入自己的軍隊,為國家流血流汗
不代表他們在戰後也會樂見這些有色人種就此在自家附近落地生根。
這兩個角色對英國的認同為他們帶來了許多在家鄉不會遇上的折磨這個安排非常的理所當然,
不過編劇並沒有在這個部份大灑狗血,讓荷坦絲與吉勃遭受到什麼極端悲慘的事件,
只是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必要的細節慢慢去堆砌這兩個因為膚色而遭到歧視的角色的情緒。
布萊夫婦在態度上的對比則是探討此類題材的作品中必備的另一半,
昆妮出身中下階層,但相比於她那教育程度較高的丈夫而言,她卻是思想開明的那一人。
反倒是道德感極重,明明知道怎樣行事才是對的伯納德無法擺脫下意識的歧視。
在描寫種族歧視這件事的受害者這個部份,"小島"的表現是中規中矩。
雖說片中幾個相關事件都不長,也不見得真的有提出什麼獨到的見解,
不過角色情感的力道都有到位。
吉勃在軍中的遭遇以及荷坦絲謀職的經過都寫得不錯,那種屈辱與挫折感很紮實。
反而是施暴者的部份感覺弱了一點,
這一部分的原因得歸咎於"小島"的三個主角:吉勃、荷坦絲和昆妮三個裡面有兩個是受害者,
剩下的唯一一個白人則對有色人種一視同仁。
片中有種族歧視的英國人多半是僅出現過一次的小配角,
而伯納德的戲份本來就少,幾乎沒有任何事件是由他的視角出發,
再加上他又不是什麼狂暴型的人物,相對之下"小島"就好像完全沒在探討這些英國人的心態。
(固然戲裡多少有說外貌不同與優越感都是理由之一,但我總覺得應該還有更多潛在性的原因。
當時英國已經廢奴有一陣子了,與殖民地間的來往應該也還算密切;
對於戰後的一般百姓而言,留在英國的殖民地屬民的數量和他們停留的時間理論上還不足以造成工作方面的競爭才是,我很想知道編劇會如何解釋白人為何會馬上產生了敵視這一點。)

在演出的方面,兩大女角昆妮與荷坦絲的戲份都舉足輕重,
不過大概是因為這兩人的個性都有點走極端的味道,所以我並不是特別喜歡這兩個角色,
連帶地害我對露絲威爾森與娜歐蜜哈里斯的演出都有點無感。
昆妮是個堅定勇敢,可是個性中夾了點天真的女性,
除了一開頭是否要嫁給伯納德這件事讓她有點疑慮以外,
其他時候她都義無反顧地選擇了遵從自己的想法,甚至到了一種光明磊落的境界。
我對威爾森詮釋這個類型的角色的能力毫無異議,
她在演BBC06年拍的"簡愛"的時候就讓我見識過了。
但正如我之前說的一樣,昆妮這個角色幾乎沒有什麼缺點,她真誠、溫暖,且善良。
縱使她做出來的決定並不總是讓我認同,可是她本人在結局之前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心理上的掙扎的。
如此正派的一個女主角總讓我覺得不夠震撼搶眼,威爾森似乎並沒有什麼可以真正發揮的機會。

而飾演荷坦絲的娜歐蜜哈里斯,
我相信她在片中講的一口牙買加腔的英文可信度應是相當高的,
因為她的母親也是由牙買加遷往英國的第一代移民。
這個角色心境上的轉折就比昆妮多上許多了,而哈里斯也都確實地把這些改變給演了出來。
可是,荷坦絲這個角色八成是"小島"裡最讓我感到困惑的一個,
她對英國的執著雖然到了一種有些詭異的程度,但好歹劇情多少有交代一下原因;
可是我對於她到底為什麼常常抬著下巴看人這點是百思不得其解。
這是荷坦絲對於自己身世的反動,還是是要把內心的不安壓制住的武裝?
要說是前者嘛,我又不覺得她本人對自己的家庭背景有多介意;
但若說是後者,這個說法只有在荷坦絲到了英國以後人生地不熟的才說得通,
問題是她在牙買加就已經是這副德性了,難道她是很真誠地認為自己有資格擺出驕傲的樣子?

接下來是演吉勃的大衛歐耶洛沃,吉勃的角色本質跟昆妮是有點相似的,兩人都溫和又樂於助人。
不過吉勃的情緒變動很明顯,而且還多了一點害羞笨拙的時候,
比昆妮多了些討喜的橋段來表現這個角色的魅力。
再加上他的際遇的確會讓人為他感到不平,所以兩相加成之下歐耶洛沃就變得非常搶眼。
更何況我認為吉勃的存在某種層面上來看是作為另一個牙買加軍人─舉止世故滑溜的麥可的對比,
這個單純,可是又沒有完全光明到對一切逆境免疫的人物,
對我來說是,他是"小島"裡性格真實度拿捏的比較好的角色,
所以在我看來歐耶洛沃的演出自然也稱心的多。

最後是在片子前兩個小時裡都沒有什麼表現,
但最後卻憑著一場不到五分鐘的自白戲,
將已經看戲看到有點精神渙散的我注意力瞬間抓回來的班乃狄克‧康柏貝區。
他在這場戲的爆發力精采到要不是"現代版福爾摩斯"跟"小島"的類型差太多,拿來互相比較很奇怪,
不然我絕對會說伯納德布萊比他演的夏洛克福爾摩斯還要出色;
這下我完全可以理解為什麼伯納德在故事開頭這麼無趣,中間還要鬼隱一大段了。
沒有前半布萊夫妻那如死水般的日常生活,
和中間昆妮獨守家園的漫長日子,這場自白戲就無法醞釀出如此強烈的情緒。
我不知道導演在這個段落沒有多給昆妮幾個鏡頭是好事還是壞事,
我很肯定昆妮在這個橋段裡心裡鐵定有些衝突,但不是很確定她實際的想法,
雖然她到最後態度都很明確,不過我很好奇昆妮那一瞬間的感受。
導演選擇在這裡留白是也很有讓人推敲角色心境的空間啦,
但有一個永遠不會知道答案的謎題卡在腦子裡實在也挺讓我難受的。

"小島"是部在敘事順序方面有點過度隨性,但整體來說表現還不錯的迷你影集,
大概是從同名小說改編過來的緣故,故事本身頗為完整,沒有埋了伏筆卻忘了收掉的情況。
沒有特別討喜的角色群,但他們卻在部份段落裡擁有相當不錯的戲劇張力。
"小島"似乎沒有分析種族歧視與國家認同情節的企圖,
很多時候甚至可以說這部作品的批判力道是很收斂的。
想把"小島"當作這兩個議題的參考資料可能不是很適合,
可是單純作為一部戲劇作品來看的話,倒是間或閃出了一些挺耀眼的火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co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