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曾在哪看到珍奧斯汀的作品平均每十年會被改編成影視作品一次這個說法
"理性與感性"上次被改編是1995年由李安導演,艾瑪湯普遜編劇的電影版
這個版本是2008年英國BBC所拍的迷你影集(下有劇情)

艾麗諾達士伍(BY海蒂莫拉漢)與瑪莉安達士伍(BY切瑞蒂威克菲)
是對情誼甚篤,但個性上天差地遠的姊妹
艾麗諾冷靜自持,瑪莉安則感性奔放
這麼樣的差異讓這兩人在面對愛情時有著截然不同的反應
艾麗諾與自家異母兄弟的小舅子愛德華(BY丹史蒂芬斯)情投意合
但愛德華不知為何卻像有所顧忌的樣子,遲遲沒有向愛麗諾表達心意
而活潑的瑪莉安雖然在甫與黃金單身漢布蘭登上校(BY大衛莫里賽)相識時便牢牢的吸住了他的目光,不過與她一樣聰明感性的年輕紳士威樂比(BY多明尼克庫柏)才是她的心上人
理性的艾麗諾雖然心下忐忑苦澀,表面上卻是平靜穩重一如往常
感性的瑪莉安則與威樂比親密有加,全然不在乎自己的行為在當時的社會會造成什麼樣的觀感
理智讓艾麗諾在感情路上遲疑謹慎
熱情則帶領瑪莉安勇於追求所愛
可是,在姊妹倆分別於愛情上經歷了不同的顛簸遭遇後
究竟又會有什麼樣的改變.......

不同於場景熱鬧,充滿了社交舞會與男女主角脣槍舌劍的"艾瑪"或是"傲慢與偏見"
"理性與感性"的原著小說在我的印象中頗為樸素
整體的調性平穩到在讀完小說十多年後的今天我只記得結局和兩個女主角的名字
其他情節全都忘的精光囧
而當年李安所拍的版本上映時身為貧窮兒童的我錢包還是太扁
衝電影院實在是個相當不實際的選擇,多年下來也幾乎忘了這部片的存在
(現在倒是對那版的卡司相當感興趣.....幾乎是英國一線演員一字排開的陣容XD)
總之,我是帶著一顆完全空白的腦袋來觀賞這個被拍成三集的影集版本的
所以雖然稱不上是驚喜連連(畢竟我還記得結局,知道哪位男士是最終贏家XD)
但2008年版的"理性與感性"倒也很漂亮的抓住了我全盤的注意力
讓我一路專注且滿足的度過了180分鐘

BBC在改編英國文學名著上向來很有一手
1995年版的"傲慢與偏見"至今在我的心目中依然是最佳版本
2006年版的"簡愛"雖然明顯的更動了情節,但我還是看的頗為愉快
2008年版的"理性與感性"也不例外
我可能對編劇安德魯戴維斯到底加入了什麼自創情節或是什麼我流詮釋毫無反應
(就我在維基百科上看到的介紹,角色動機似乎有些許出入)
但是劇組的一些小安排的確讓我覺得很細膩
好比說在第三集時,瑪莉安受布蘭登上校的邀請
經常造訪他家以便借閱書籍與精進琴藝
在這一段幾無對白的劇情裡,琴房裡有一盆草莓與桃子卻讓我嘴角上揚了
第一集的時候,劇中大部分的角色都受到布蘭登上校的邀請到他家野餐
雖然最後因為布蘭登上校的一些私事而不了了之
(還大違布蘭登的心意地讓威樂比與瑪莉安的感情大幅加溫XD)
但是布蘭登家的溫室果園(去上校家野餐的一大賣點)
終究在第三集裡替自家主人扳回一城XD
在當時的英國,若想在劇中角色所處的季節享用這兩種水果
只有家裡有溫室的有錢人才有這種本事
就憑導演這麼一個鏡頭,布蘭登上校的社經地位就被很漂亮的加強了
之前布蘭登上校雖然服裝相當華麗整齊
不過在達士伍一家的社交圈裡也不到鶴立雞群的地步
可是那麼一盆草莓與桃子就硬是將這個之前當好人當到有點苦情的大叔馬上給顯了出來
這麼樣描寫他的優勢的確非常現實,卻足夠隱晦的不讓人感到討厭
還讓人忍不住想誇獎導演細心

撇開編劇與導演的優異表現
BBC在選角方面也一直都很有口碑
他們所選的演員往往乍看之下並沒有多麼搶眼
但連著幾集看下來,鏡頭下的演員們卻也往往非常耐看
讓人覺得由這些演員來詮釋劇中人物真的是個正確且明智的選擇
飾演達士伍三姊妹的長女次女的兩位女演員就是個好例子
海蒂莫拉漢有著直黑髮與顏色極淡的眼睛
在搭配相較之下偏素色或條紋的服裝後
馬上就能讓觀眾感受到艾麗諾這個角色的個性─穩重,不情感外露
而她本人的演出也夠謹慎,兩相搭配之下頗為適合
(淡色眼珠在我個人主觀的想法裡一直都是偏向冷靜無情就是了,這觀感當然可能因人而異XD)
而演瑪莉安的切瑞蒂威克菲則是一頭金黃色的捲髮,穿著嫩黃、粉紅等明艷的顏色
表情也明顯豐富許多,將瑪莉安初戀的生澀、坐立不安與純然的喜樂表達的頗為妥當
其他幾個女配角也都選得很好
演達士伍夫人的珍妮特麥提爾就一整個是溫和的媽媽臉
而與達士伍姊妹處不來的嫂子芬妮(BY克萊兒史金納)就一臉趾高氣揚,連講話的語調都很苛刻XD
(而且髮型也很妙.....超像在額頭上貼了一圈喜瑞兒圈型玉米片XD)
達士伍三姊妹的小妹瑪格麗特(BY露西波恩頓)雖然戲份不多
但因為編劇給了她很多精采台詞,所以也頗為讓人印象深刻
其他更沒戲份的角色如愛德華的媽和斯特姊妹也都很精采
愛德華的母親在聽到兒子私下訂婚的消息時氣的嘴角扭曲的鏡頭讓我印象深刻
而斯特姊妹也還不錯
安斯特(BY黛西哈格)一整個就是很歡樂的成功丑角,看到她就忍不住想笑
倒是這個版裡的露西斯特(BY安娜馬德麗)
感覺上不像書裡心機那麼重,反而比較像是一個天真的過了頭的女性
純粹是因為自家姊妹實在不是個優良談話對象而找上艾麗諾,
不太像是為了要在艾麗諾面前示威她才是愛德華的未婚妻這件事

而男角的部分
雖然我個人覺得男主角的選角相當程度上的受到了95電影版的影響
但整體來說還是頗為新鮮有趣的
正如我之前說過的,我除了女主角與結局
"理性與感性"的劇情我幾乎都不記得了
在男角的部分只勉強對愛德華是個好脾氣的傢伙這件事還有點印象
而丹史蒂文斯所演的愛德華怎麼看都秉性溫文(跟95年版的休葛蘭的氣質有點類似)
跟休葛蘭同樣黑髮藍眼這點讓我毫無困難的適應了「史蒂文斯就是愛德華」這點
→分明沒看李安版,但莫名的就很認同休葛蘭的愛德華是怎麼回事囧
珍奧斯汀筆下的男性通常是沒有女角們寫得深刻(因為作者是女的,當然比較了解女性XD)
"傲慢與偏見"裡的達西有臭臉加持,多少會讓人比較印象深刻
"艾瑪"裡的奈特利則有疑似羅莉控和確切的大叔屬性,分類明確好記(咦?)
相較之下,愛德華這個角色雖然其實優點很多(雖說一出場就很像在亂搭訕XD)
但卻不是一個有著讓讀者或觀眾對他有著鮮明記憶的故事的男主角
在種種條件的限制下,丹史蒂文斯能有這樣的表現,已經讓我覺得可以接受了
表現穩定,同時還將年輕演員有獨的清新和角色本身帶有的靦腆與遲疑混合的不錯
這是他在"理性與感性"裡的優勢

接下來是我才剛在"媽媽咪呀!"裡看他演梅麗史翠普活力四射的準女婿的多明尼克庫柏
在少了海灘褲與花襯衫的加持後,庫柏所演的威樂比就多了股很明顯的陰鬱感
若用珍奧斯汀的口氣來描述他的話,我會說庫柏的威樂比看起來有點野XD
這麼樣的氣質在故事一開始看起來可能有點格格不入
但倒是為這個角色後續的發展埋下了很好的伏筆
縱使庫柏演的威樂比看起來有點像刻意在把妹(不過這部戲裡的單身漢哪個不是這副德行XD)
大致上還在可接受的範圍內就是了

最後是大衛莫里賽所演的純情大叔布蘭登上校
跟"簡愛"的愛德華羅徹斯特一樣,
布蘭登上校在我重新接觸到影集版的改編之前在我的印象裡一直是個年近50的中年大叔
但是,跟實際年齡只有38歲的羅徹斯特相同
布蘭登在小說裡的設定其實是35歲,而不是我看似錯誤百出的記憶告訴我的四五十歲囧
看起來我只好怪罪他與瑪莉安的年齡差讓我產生了這錯誤的印象了.......
老實說我對布蘭登這個角色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期待
一方面是我對他在故事裡究竟做過些什麼事毫無印象
(不過因為我記得結局,所以他的待遇比被我完全遺忘有這人的威樂比好一點囧)
另一方面是我一直覺得瑪莉安最後嫁給他是個很隨便的安排
有種作者在刻意製造一個大團圓結局的感覺
同時也有讓理性壓過感性的嫌疑
我不覺得艾麗諾最後有變得感性一些
但原著中瑪莉安願意嫁給布蘭登卻絕對有理性的考量在裡面
不過,編劇安德魯戴維斯大概跟我有同感XD
因此他讓布蘭登一出場就當個盡心盡力的好人,從頭守護瑪莉安到尾
勉強讓最後瑪莉安選擇他為人生伴侶這回事看起來轉得比較圓融點
(至少有藉瑪莉安之口表達了她對他觀感的改變這樣)
大衛莫里賽表現的不賴
雖然表情不多,但他在瑪莉安面前所產生的些微的不自在與關心都很到位
即便我覺得他在面對威樂比時的情緒可以再複雜些
整體來看還是瑕不掩瑜
唯一一個讓我比較想挑剔的地方
就是我對布蘭登因為瑪莉安一句謝謝和一個手勢所產生的狂喜感到有點好笑
布蘭登又不是沒談過戀愛的毛頭小子,但對於愛情之美他倒是表現出最單純的喜悅的角色XD
可惜我不知道這應該歸類在原本角色的個性就是設定成這樣呢
還是只是純粹的矛盾而已
等哪天我有空複習原著小說時再來研究吧

2008年版的"理性與感性"有BBC古裝劇一貫的水準
不論是佈景還是選角都沒有什麼讓人詬病的地方
雖然因為篇幅比較短而有種這部戲不停的有新角色出現的感覺
可是人物關係被交代的相當清楚明確
不是一部會讓人失望的改編
攝影機鏡頭下濕漉漉的英國也頗有魅力
有空可以找來看看
以上

題外話:IMDB說編劇在寫達士伍姊妹的姪子哈利時(就是那個一直在吃點心的眼鏡小男孩)
心中的藍本是"南方公園"的阿ㄆㄧㄚˇ XD
我是看不出來珍奧斯汀到底是怎麼能跟"南方公園"扯上關係(因為我沒看"南方公園")
但如果有人碰巧有同時涉獵這兩部作品且能看出哈利與阿ㄆㄧㄚˇ共通之處的
請務必啟發我一下XD我對這奇妙的相關很有興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co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