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以為是慢節奏的電影,結果看了才知道是紀錄片,根本不是電影啊XD

不過,我還是ㄧ口氣看到晚上一點啦(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這麼愛在晚上看電影OTZ)

很遺憾,這部電影沒有字幕(差點把依賴字幕得我氣到在電腦前心臟病發(?))

所以,我相信漏了不少精華沒聽懂,但,我還是盡力的廢言一下吧

故事從導演Mark Moskowitz的旁白開始

他在1970年代買了一本書「Stones of Summer」

但他完全看不下去

可是,25年後,他決定再給那本書一次機會(沒道理就這樣把他打入冷宮嘛)

這次,他深深墜入書中的世界

他想找這個作家Dow Mossman的其他作品,卻發現他的作品僅止一本

到處問人,卻發現幾乎沒人聽過他

即使這本書當初在紐約時報(?應該是吧orz)得到非常棒的書評

不敢相信一個在字裡行間洋溢著才氣與張力的作家會就此消失

導演便展開了Dow Mossman追尋之旅

他一個一個的訪問當初跟這本書有關的人:

書評撰寫人、出版商、編輯、封面設計、幫作者拍照的攝影師,甚至是讀者

但一無所獲

他再從同年代在同個出版社出版作品的作家間開始找→沒人認識他

但得到了一個線索,Dow Mossman參加過在愛荷華大學的一個作家研討會

於是他衝到愛荷華大學→在特別收藏裡找到了手稿

又發現那個Dow Mossman在扉頁上將這本書獻給他的那位教授就住在大學附近

終於讓他循線找到了作家^_^



紀錄片的節奏當然是很慢的了

可是聽著導演和受訪者的談話

倒也可以窺見文字工作者世界的殘酷

編輯對內容的要求帶來了修改→書不再只是作家一個人的東西

縱使出版了,市場也不見得會對好書有反應

有太多的作家,一輩子就竭盡心力寫了那麼一本書

之後再也寫不出來

也許是因為處女作得到太好的評價,就此無法超越自己

有的是因為投入的心力和實質的回饋不成正比,屈服在經濟的壓力之下放棄了搖筆桿

(寫一本書花上四、五年,卻才賣出7000多本....完全無法養家,即使那是一本好書)

有的是作家就此精神崩潰(投入太多的心力在作品上),從此跟一般社會說再見

一片歌手感覺上還沒什麼好悲哀

但一書作家是真的可惜啊

(這樣講好像不太公平XD但我只能說,我沒聽過一片歌手精神崩潰的OTZ)



Dow Mossman本人的經歷就是這樣

大學時代就開始寫那本書

還不到25歲就成功獲得很棒的書評

但他在那本書裡面投入太多的自己

書出版後就崩潰了,在精神病院裡待了兩年

出院後照顧生病的母親、養家

這麼一個有才華的作家就住在自己長大的那幢房子裡

以從半夜12點到早上6點的捆紙工作維生

本來是操縱紙張以傳達自己的想法的人

現在卻成為了靠紙(也許還是廢紙?)吃飯的廉價勞工

有夠諷刺

這就是文字工作者的悲哀?



在這部紀錄片上映後

原本絕版的這本「Stones of Summer」由美國一家滿大的連鎖書店兼出版商

Barnes & Noble再度出版

我上了亞馬遜去看書評

反應是完全的兩極化

有的人完全無法看完這本書,嫌遣詞用句怪異難懂

也有人衷心的佩服這個作家,認為字句充滿了詩般的韻律

(不幸的是,平均評價並不是很好)

這算是曲高和寡?抑或是市場口味變了呢?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anderera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