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贖罪"的作者伊恩麥克尤恩(Ian McEwan)在1998年獲得英國布克獎的作品
我對"贖罪"那本書沒什麼興趣
但這本篇幅只有200頁,且不知為何被在地圖書館歸類在懸疑小說的書倒是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下無雷)
只不過,有句老話叫「好奇心會殺死貓」
我雖然還沒到被這本小說掛掉的境界
但合上書本的那一剎那也彷彿感受到了囧到心死的感慨
果然通俗到不行的大眾文學才是我的心靈歸屬
而文學獎得主還是離我略嫌遙遠了些XD

故事一開始就是告別式
一個名叫莫莉‧藍恩的英國女人的告別式
她的丈夫喬治‧藍恩自然是主持人
但出席者的身分卻不只是"藍恩夫婦的親友"這麼簡單
列席的有著名作曲家克里夫‧林利
報社主編維農‧哈里岱
以及現任外交部長,下任首相候選人朱利安‧加蒙尼
他們全都是莫莉生前的情人
莫莉的死對這些曾愛過她的男人有著程度不一的打擊
尤其是在年輕時代就與她相識的克里夫與維農
這兩個多年好友的穩定友誼現在就像一個突然被不知從何而來的石子打亂了水面的池塘一樣,漣漪陣陣
沒有人料到莫莉的過世會如此改變這些人的人生......

如果能不要看博客來或是城邦對這本書的介紹
那就不要看吧
因為在我看來那簡介文案根本就是徹底地爆了這本書的結局
固然中間還有許多精采的劇情,但預先知道這故事收尾的手法
就大大地破壞了前大半本平淡的情節所賦予它的爆發力與諷刺性

我沒有看過麥克尤恩其他的作品
但他在這本書的遣詞用字實在頗為巧妙
他在書中所使用的某些形容手法很有意思
(尤其是在形容音樂的段落)
雖然文字的描寫是永遠不能取代親耳聽到音樂這回事
可是麥克尤恩的敘述很具體,讓人大致可以想像出書中那首交響曲的氣勢
這點讓我很佩服

但即使如此,"阿姆斯特丹"依然不是一本能讓我手不釋卷的小說
整本書以克里夫與維農為雙主角
交替地敘述這兩人的生活、互動與心內的獨白
這兩個中年人的友情很真實
在互相支持、彼此依賴的同時卻又因為立場不同而大吵特吵
吵完了又在心裡偷偷的打算是否該先對方低頭道歉
可是,兩個男主角那極其冗長的自我對話實在是消耗我耐性的優良武器
詳細地闡述克里夫對音樂跟創作的堅持和維農對新聞業與政治的想法
是讓人理解這兩個角色的一個手段
不過這部份的瑣碎與我不停嗅到的自負氣息並不是很吸引人啊
我了解作者完全沒有寫出惹人喜愛或是極易讓人認同的人物的打算
而這種寫作手法也許是為了讓讀者明確地感受到這兩人的徬徨無力與挫折感
但相對的卻不是很能激起我的興趣

麥克尤恩在這本書裡對很多事件的描寫都是間接的
他不會直截了當的宣告某件事的結局是怎麼樣
而是在穿插了好幾段不相關的劇情後藉由旁白或是非主角之口略略交代
讓讀者輕鬆保持了旁觀者的冷淡,而不是隨著兩個主角的心情起舞
我個人是完全不介意這種手法
但老實說我到現在還是不習慣看到虛構的作品裡有未完全交代的支線
這簡直就像看到袖口有線頭但手邊沒剪刀且扯又扯不斷一樣
只能說,霧裡看花也是種特殊的作品魅力
況且,原本以為會掀起驚人風暴的事件被以相對冷靜的筆調寫出來
意外性也是有一些的

我不會說"阿姆斯特丹"實在浪費我不少時間
再怎麼說,偶爾裝裝氣質讀點不同類型的書也是很不錯的選擇
而且結局雖然稍微荒謬了一些
但那從中透露出來的現實諷刺倒是很有力
不推薦給我這種看慣了高潮迭起三幕式結構作品的人
不過,對人性的光暗兩面很有興趣但又缺乏時間看大部頭文學名著的人
倒是可以考慮一下這本輕薄短小的作品
以上
以下是我對受騙上當借了這本書這件事所發出的怒吼
基本上跟我對小說本身的看法沒有關聯,但還是會透露不少劇情
請斟酌利害後再往下捲













懸疑小說?!這是懸疑在哪裡啊(╯‵□′)╯︵ ┴─┴
這絕對是圖書館員搞錯了吧
還是這是從哪本住隔壁的書上不小心黏過來的分類貼紙?
明明就只有兩個中年大叔在那裡感嘆啊囧
害我還高興了一下,以為懸疑小說(推理小說通常是被歸類在這個分類之下)
早在1998年就在主流文學獎上大放異彩了呢XD
而且篇幅還是看似很短小精悍的200頁
結果呢!!!
屍體是有了(雖說懸疑不一定需要屍體XD)
但這個死人的死因與死法基本上跟這故事沒關係
她的所作所為跟這故事比較有關聯
本來以為會是舊情人們與現任老公的鬥智鬥力
然後找出是誰用什麼手法殺了莫莉之類的故事
搞了半天根本就是在探討道德議題嘛
安樂死、自私、公眾人物私德問題還有新聞從業者的道德等等
不要以為結局再丟兩具屍體給我就可以打發過去了啊(╯‵□′)╯︵ ┴─┴
分類的工作人員其實只看了這本書的開頭和結尾吧
這明明就是純文學啊啊啊啊
害我做出了極為離譜的期待並得到了囧意十足的失落感
只差我身處的背景沒反白了啊哼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co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